清明時節,天地澄澈,萬物生發,既有慎終追遠的肅穆,亦含踏青迎春的欣然。今天,讓我們跟隨唐代詩人劉長卿和宋代詩人程顥的腳步,感受這個追思與踏青共融的獨特節氣吧。

清明后登城眺望
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此詩以疏朗筆觸勾勒出清明時節的生機盎然——云山靜默如畫,百花競放不改舊時絢爛,人間煙火隨春風裊裊升騰,天地間一派明凈祥和。詩中未見寒食哀思的愁緒,反以“出新煙”暗喻萬象更新,將清明的肅穆與春日的蓬勃悄然相融。詩人登高遠眺,借山水田園之景抒豁達心境,既呼應了清明祭掃的傳統,又以開闊意象傳遞出對自然輪回的欣然接納,于淡泊中見昂揚,恰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郊行即事
程顥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此詩以清新筆觸,道盡清明時節的雙重意韻。首先,此詩拋卻傳統清明的哀婉基調,以“好天氣”為眼,將筆觸聚焦于春日的生機與游賞之樂。其次,詩中“風花一片飛”暗含春光易逝之理,卻無頹喪之氣,反以“莫忘歸”作結,勸人珍惜當下,盡賞春光,傳遞出超然豁達的人生態度。全篇語言明快,意象輕盈,恰似清明時節的和煦春風,既呼應了慎終追遠的文化內涵,又彰顯出對生命美好的熱愛與追尋。

春景交至,天地清明。在這綠意漸濃的時節,讓我們帶著對春天的熱愛,感受自然的饋贈,銘記傳統的意義,繼續追尋生活的熱情與活力,期盼著一切美好都在春天如約而至。
稿件:人文教學部
文字:張舒婷
審核:楊林
責編:曾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