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我校學生在生動的社會實踐中感悟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輝煌、感受新時代使命、擔當青春責任,21位來自不同醫學專業的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社員,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熊美蘭、羅蕓、來朋珍、張天文等5位教師指導下,組建“馬上逐夢”實踐隊,于2021年7月4日-6日赴閩侯縣新坡村開展“賡續百年輝煌,探索振興之路”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延拓讀書社社會大課堂,走進“大思政課”。本次活動圍繞黨史學習宣傳、國情社情觀察、健康知識宣講、愛心醫療等方面展開。
青音宣講,史入民心
我校“百年黨史 精神永存”師生宣講隊選派青年教師黨員江洪和青年學生劉霏霏,面向新坡村黨員和村民開展“賡續百年輝煌 探索振興之路”為主題的黨史宣講。宣講活動中,江洪帶領大家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一個莊嚴宣告、一個偉大夢想、四個偉大成就、一個偉大精神、九個必須、一個殷切期望、一個號召”等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傳達給鄉村群眾。而劉霏霏以毛澤東、焦裕祿、黃文秀等百年先鋒為切入點,進行人物事跡宣講,故事直抵人心。此次宣講,重溫百年黨史,致敬百年先鋒,發出青年愛國之聲,引發在場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情感共鳴。

圖1:教師黨員作黨史宣講

圖2:讀書社學生作黨史宣講
座談調研,傾聽民心
心懷“國之大者”,要深入調查研究。在脫貧攻堅圓滿完成、鄉村振興全面實施之際,實踐隊頂著炎炎烈日,奔向農村鄉野。通過與新坡村村委開展村委座談、個人訪談、實地考察種植園、走訪困難戶等方式,實踐隊了解到:新坡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除傳統水稻種植外,還有臍橙、紅柚等經濟作物種植;購置農業保險和房屋保險,以保障每位村民的安康生活;村設村醫,以兜底群眾看病問題;定期組織六十歲以上老人到縣醫院體檢,讓“老有所依”;新坡村正立足獨有的古厝文化,融入閩侯“特色小鎮”發展規劃中。鄉村振興的圖景生動展現,思政課堂的鮮活素材深度挖掘。以“關于古厝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調研主題,隊員們入村入戶開展問卷調查,旨在了解當地古厝開發和保護情況,探尋其歷史和文化價值。

圖3:座談現場

圖4:問卷調研
醫心向黨,情暖民心
新時代的青年要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要在社會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要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本次“三下鄉”開展了送醫送藥活動,21位醫學生們各盡其能,發揮所長,為村民提供問診、推拿、拔罐、量血壓、測心率、健康咨詢等醫療服務,進行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常見傷口繃帶包扎的現場演示講解,對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疾病進行健康知識宣講,糾正村民健康保健常識誤區,同時現場還為村民分發自制的防暑香囊,分發《衛生條例手冊》等宣傳冊,進一步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科學知識。義診活動特邀我校中醫康復技術專業負責人郭潔梅博士參與,她耐心問診,對“癥”分別施以推拿、刮痧、拔罐。雖然天氣酷熱,但村民聞訊紛紛前來,活動場面火爆。本次活動發揮專業優勢,共為百余位村民提供診療,派發宣傳冊約200份,深受村民好評,同時也是我校黨史學習教育與服務群眾的生動結合,在實踐中錘煉了我校醫學生的能力與意志。

圖5:義診現場

圖6:推拿

圖7:急救示范

圖8:專家問診
探訪古厝,傳承文化
靜默不言的古厝,承載著一方“獨家”歷史記憶,彰顯了一方文化無限魅力。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古厝文化是新坡村的文化瑰寶,新坡古厝中又以建于清乾隆年間的永奮永襄厝最為典型,1992年被列為閩侯縣文物保護單位。實踐隊以“關于古厝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研究主題,在村書記江愛盛的帶領下,“五進”古厝深入調研。古厝廳堂寬敞、墻體深厚、海石為地、風洞送涼、風雅角亭、回音傳話,科學與精巧中無不彰顯古人的杰出智慧和勤勞勇敢,無不讓人感慨于“工匠精神”。古厝內還設有家風家訓館,圖文并茂中述說著江氏代代相傳齊家教子、交友處世、任事用權等方面的優良家風。隊員們駐足停留,細細品味其深厚人文底蘊,思索著如何讓古建筑“活”起來、古厝文化遺產煥發新生。通過現場考察調研,實踐隊感受了當地村民對新坡古厝的滿滿自豪感,對古厝發展的深切期盼和對古厝保護的強烈責任感。新坡古厝的魅力值得探尋,新坡古厝的故事值得講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圖9:考察調研古厝

圖10:家風家訓館
不忘初心,終有所得
圍繞“賡續百年輝煌,探索振興之路”的實踐主題,通過座談、參觀古厝等方式,本次活動了解了新坡村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發展新篇和遠景規劃,通過黨史宣講、愛心義診、急救示范、健康宣講等實踐活動,詮釋當代醫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同學們收獲滿滿。
20助產專業吳蕾說:“采訪村醫得知他因為當年農村缺少醫療,從閩侯衛校學習八個月后上任就醫,已經為村里服務了43年。我為他43年如一日堅守崗位的責任心感到震撼,為他為村民無私奉獻的品質感到敬佩,為他的醫者仁心感到自豪。我會以他為榜樣,以扎實學識精湛醫術,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級藥學專業徐常明感悟:“生活體驗就是一切從實踐出發,生活聯系實踐,在實踐中體驗生活、解讀生活,于生活中發現樂趣。”
20級護理專業黎圓月表示:“空心村留不住鄉愁,古厝是新坡振興的珍珠。江愛盛書記對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二十多年來扎根新坡,致力于新坡古厝文化的傳承,這執著精神讓我動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強調:“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校醫學生將繼續把“小我”成長融入“大我”發展,練就真本領,錘煉好作風,磨煉硬意志,擔當時代責任,貢獻青春力量,將奮斗青春融入偉大時代。

圖11:師生與村干部合照
(【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聯盟網】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