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自己不是一個致富能手,沒有致富能力,是說服不了鄉親們相信你的。首先自己有致富的能力,才能帶領大家去致富。”來北京參加《榜樣3》專題節目的朱仁斌告訴共產黨員網《同學》工作室記者。在擔任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村支書之前,朱仁斌在外做建筑材料生意,年收入百萬左右。2011年,為了改變家鄉落后的面貌,他毅然回到村里,擔任村支書,帶領鄉親們把臟亂差的浙北小山村蛻變成全新的田園綜合體。
有多大能耐,我都使出來
既窮又臟,道路泥濘,垃圾遍地,家庭人均年收入僅1.47萬元,沒有資源,沒有產業,并且大部分人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孩子留守,這是2011年魯家村的現狀。村里的鄉賢雖然一直有想要改變家鄉的想法,但是沒有人牽頭。在上級黨委的動員和村里長輩的勸說下,朱仁斌站了出來,成為了村支書,“我有干勁,有人脈。老家不能一直落后下去,有多大能耐,我都使出來!”
朱仁斌剛上任時,村賬上只有6000元,外債卻達150萬元,并且全縣農村衛生檢查結果幾天后公布,魯家村倒數第一。
朱仁斌深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首先從改變村莊的環境衛生入手。他自掏腰包給村里置辦垃圾桶,啟動了村里的環境衛生治理。經過一兩個月的衛生整治,村里的環境開始改變了,整個村莊有了精氣神。村民對這個領導班子的信任度提高了,覺得這個班子是能做點事情的。
緊接著,朱仁斌提出要創建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但是卻要耗資1700萬元。于是,他各方籌錢:盤活村里的閑置資產,跑遍交通、林業等各部門爭取資金,找鄉賢籌款。還是不夠,最后朱仁斌不但以個人名義擔保借款,甚至個人墊資60余萬元……
修建辦公樓,建造籃球場、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拓寬通村公路,再予亮化和綠化;通了自來水,每個自然村又建了化糞池和污水處理池……
就這樣,魯家村成功獲得“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稱號。
當村干部就要實實在在讓這個村富起來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家庭農場,這令朱仁斌看到了希望:村里有1萬多畝低丘緩坡,發展農場再合適不過。
朱仁斌做出決定,出資300萬元,聘請高端專業團隊,對全村按4A級景區標準進行綜合規劃和設計;設置18個家庭農場,根據區域功能劃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積、風格、位置、功能等;引入社會資本共同組建公司。其中,村集體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采用“公司+村+農場”的模式共同經營,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經過幾年的發展,一列小火車將18個家庭農場串連成一個大景區。2017年7月被納入國家首批15個田園綜合體項目之一。先后獲得全國農村優秀學習型家庭農場示范點、省級美麗宜居村、省級衛生村、省級森林村莊等各項榮譽。村民的收入不斷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也從2011年的1.8萬元躍升至2017年的333萬元,村集體資產從2011年的不足30萬元躍升至如今的1.4億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下一步,朱仁斌又定下了新目標——打造“田園魯家”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魯家村為核心,輻射周邊南北莊、義士塔和赤芝3個村,組團發展美麗經濟。他說:“黨的十九大為我們謀劃了美好藍圖,未來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更好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