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學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院師德建設工作水平,建立師德師風長效機制,進一步推進學院內涵建設,為順利完成第二輪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暨示范校驗收工作提供了堅強保證。
一、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強化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教育廳黨組的要求,學院制定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施方案,各黨總支制定了實施計劃表,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融入日常學習和實際工作當中。學院黨政領導、各黨總支書記按要求舉行了“三嚴三實”專題黨課。專題黨課共舉行12場,聽眾累計1500余人次。通過中心組學習、暑期中層干部骨干教師培訓班、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干部在線遠程培訓等形式,組織了四個專題的學習;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組織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深入寧德壽寧下黨鄉、寧德屏南、寧德柘榮等地,重訪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戰斗工作過的足跡,在教育實踐中體會“三嚴三實”的本真內涵。
二、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工作,抓好政治理論學習
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黨委中心組每月開展專題學習,全年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或研究討論學院改革發展問題12次,做到了人員、時間、內容、效果的“四落實”。積極開展黨員組織生活、教職工政治學習活動,深入學習“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四個全面”重要戰略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及高等教育和管理理論,在推動學院科學發展的熱點重點問題上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學習成效明顯,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思政工作水平
學習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調整并加強了大學生思政理論課教育教學領導小組。落實領導干部進思政課堂工作,黨委書記、院長親自為學院學生干部上專題形勢政策課。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借助學院“天使之城”學習空間平臺,開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主干思政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以信息化教學手段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推動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切實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以2014年立項的教改項目為依托,對所有三門思政課大力開展“三化”(立體化、專題化、信息化)教學改革,施以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和考核方式等的全方位改革,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學院落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成績受到上級肯定,2015年3月在教育部來閩調研會議上做了專題發言。
四、搭建師德教育有效平臺,廣泛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2015年,學院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為契機,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弘揚抗戰精神、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主題學習教育活動。組織全院教職工黨員218人到福州、閩侯8個共建社區報到,宣傳黨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幫助解決困難,開展義診、健康咨詢、急救技能培訓、文化宣傳等志愿服務,發放藥品、急救包累計5千余元,助困金1.2萬元,切實服務基層群眾,促進社區和諧。
充分發揮院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創建活動,鞏固省模范職工之家建設成果,醫學技術系工會小組被評為省直機關先進職工之家,院工會被評為全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工會宣傳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多項調研報告、案例獲得省直機關工會、省教科文衛體工會獎項,1名教師獲評“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
五、完善師德工作機制,加強教師師德考核與監督
完善教職工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師德考核評價機制,對中層干部、教師、教輔人員、行政管理、后勤服務、輔導員、實驗員等崗位進行分類考核,客觀公正評價教職工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激勵教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組織開展師德師風問卷調查活動,通過對學生、教職工等進行師德師風問卷調查,正視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著力尋求解決辦法,及時整改,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師德監督體系,支持紀檢監察室、督導室開展各類專項督察,尤其加強招生招聘、日常教學、學術研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支持紀檢監察室對各類來信來訪進行調查核實,執紀辦案,黨委書記對重要信訪件親自協調、親自過問。
六、傳承弘揚校訓精神,創設優良的師德師風環境
傳承弘揚“業精德誠”校訓精神,大力營造優美高雅的環境氛圍、和諧民主的管理氛圍、以人為本的育人氛圍,不斷推進文化育人工作。
一是規范日常管理,完善“天使搖籃”育人制度,制定了具有特色的《學院章程》,在省內首批通過教育廳核準。二是注重習慣養成,鍛造“白衣天使”行為形象,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加強教師行為文化建設,樹立教師良好的師德形象,在“每月一星”評選基礎上,評選出首屆10名“學院之星”;加強學生行為文化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規范意識。三是突顯醫學特色,磨礪“業精德誠”校訓精神。校企文化交融創新,共同舉辦同春學徒班等一批現代學徒制班,繼承傳統中醫藥的優秀文化。與社區鄉村結對子,播種醫藥文化,組織師生參與社會服務、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紅十字會、青年志愿者等組織組建特色的服務隊開展社區公益服務,打造社會實踐服務優秀隊伍,與長樂機場開展共建,拓展了實踐基地,在實踐中規范“白衣天使”行為,在服務中樹立“白衣天使”形象。
一年來,學院師德建設工作取得新的成績,但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學習和職業道德培育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的具體舉措需要創新。二是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并加強落實、務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