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videosex性欧美69,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播放,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疯狂揉小泬到失禁高潮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媒體之聲 -> 正文 媒體之聲

【海峽都市報】【福州微文明】“朝陽”學專業 守護“夕陽紅”

發布人:宣傳部發布時間:2024-10-13閱讀:

海峽都市報 2024年10月13日第A05版 鏈接:https://hxdsb.fjdaily.com/pc/con/202410/13/content_403332.html

福州微文明 2024年10月14日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AyNjcxNA==&mid=2654204572&idx=1&sn=f68b5250e241053337f8f7784eb73571&chksm=84468ad304ff4d326f638b9824bc08849570bab009d0e5e1cc0860fe5a649c986852d52c3b7e&mpshare=1&scene=23&srcid=10157J1cyVeetpU4IhkCTzrc&sharer_shareinfo=4efb5ec11a9310a0b09c0931134bf07e&sharer_shareinfo_first=4efb5ec11a9310a0b09c0931134bf07e#rd

張敏(右)與學生一同走進養老院照料老人 (受訪者供圖)

N海都記者 梁展豪 林雅璇

在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和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里,有一群朝氣蓬勃的“00后”,他們了解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學習養老專業技能,為“夕陽紅”事業注入“朝陽”力量。他們是青春校園里養老專業的學生,也被稱為“青春養老人”。

養老專業具體學什么?畢業生的就業出路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

曾經招生困難 如今就業率超九成

2009年,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申報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次年9月,首批20多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新生入學。

招生難,是大專院校養老專業面臨的普遍問題。“2019年,我們專業只招收到了五名學生。”在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主任張敏看來,養老本是“有愛、有福報”的行業,但在一開始,大多數人都戴著有色眼鏡,給從業者貼上“端屎端尿”“伺候人”的標簽,使得年輕人不愿從事這個行業。

從2010年第一次招生時的二十幾個學生,到有幾年只有個位數的學生,再到這幾年有了更多學生愿意主動報考,她深知“這一切來之不易”。張敏回憶,有幾年養老專業的學生太少,部分課程需要跟其他相關專業合班開課。“直到2020年,報考人數才出現了較大上漲,2023年更是招收到了120多人。”

專業招生人數增多,與行業前景息息相關。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教師吳美丹告訴記者,護理學院自2019年起設立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起初該專業只開設1個班,招收40名學生,逐年增設至3個班,現在就讀學生達到327人。“2019級和2021級學生就業率都達到100%,2020級為92%。”吳美丹說。

“老人們需要陪伴”

2006年出生的林海萍是寧德人。2024年6月,她報考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的養老專業,被順利錄取。在被錄取后的暑假,她在家鄉的一家民營養老機構擔任實習護工。

進入這家養老院之前,林海萍以為養老院環境不佳,其實,“這里更像是一個大型小區”。

當然,護理工作并不是陪伴老人娛樂那么簡單,林海萍實習的養老機構規定,護理員每天工作12小時,每月有7天的休息時間。她需要負責6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實行早晚輪班制。林海萍說,值夜班時,如果發現有老人失眠,則需要進行安撫,并了解失眠的原因,幫助解決問題。剛開始時,她對此并不適應,但她積極調整狀態,很快便適應了工作節奏。

談及為何如此熱愛這份工作,林海萍說:“老人們需要陪伴,而我是學這個專業的。”

不只是護理 而是提供全面健康管理服務

“本科養老專業側重培養管理型人才,是對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變化的積極響應。”張敏認為,這幾年,養老產業加速發展,養老服務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機遇,養老護理應該走更專業化、精細化的路線。因為養老護理與大多數人眼中的“老人臨床護理”不同,后者主要聚焦于老人的身體護理和疾病照護,而前者還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和心理關懷等多個方面。

張敏強調,養老專業不僅是針對老年疾病的護理,而且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此外,學生畢業后也不是去醫院做護理,而是去養老機構、社工中心、社區居家長者服務中心等從事與養老相關的服務工作。“比如給老人‘喂飯’,但專業說法叫‘協助進食’。這里有很多專業性的東西。首先你要評估每位老人的咀嚼功能,從而合理安排膳食;其次要評估老人的吞咽功能,避免出現噎食;同時還要關注老人是否有進食的意愿,心理狀態又是怎樣;護理中還要懂得尊重、保護老人的隱私。”

專家:提升待遇、設立職稱體系留住人才

近年來,為進一步促進養老產業健康發展,我國積極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曾出臺多份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2019年10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文,鼓勵引導普通本科高校設置家政學、老年醫學等養老相關專業。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福建省老年學學會會長甘滿堂表示,養老行業作為新興“朝陽產業”成為備受矚目的職業選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加入。養老專業是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廣闊發展前景的領域,對于有志于此的學生來說,選擇養老專業不僅能夠實現個人的職業發展,還能夠為社會老齡化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是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提升。

伴隨供需關系的轉變,我國老年服務人才培養正逐漸從職業教育拓展至本科教育,培養集服務和管理能力于一體、行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融合的綜合性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養老行業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缺口,有利于把廣闊的養老服務需求與優質的養老服務供給精準對接。

但甘滿堂指出,由于工作時間長、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養老行業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率高的困境。“現在養老院護理員普遍每天工作時長為12小時,每月休息2~4天,還有的養老院搞全天候護理,需要24小時照看老人,護理員的個人勞動休息權益得不到保障。”他建議,在保障薪資水平不降低的情況下,養老機構應將護理員的工作時長縮短到合理范圍內。

吳美丹表示,盡管學生們就業率高,但流動率也相對較高,部分畢業生在基層服務了幾個月后,覺得薪資太低或職業沒有前景,選擇離開這個行業。希望將來國家能設立統一的養老護理職稱體系,讓養老護理行業向專業化和規范化方向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