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海峽頻道7月16日訊 愛心支教,這個7月注定要與眾不同。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青馬紅色筑夢實踐團一行在寧德市屏南棠口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筑夢革命老區,愛心支教,醫路前行。百變課堂精彩多,用真才實學,出知識、出表演、出“法寶”,助力健康中國夢。教育關愛小分隊的成員們大膽實踐,奏唱杏林強音,同心共圓中國夢。
變出知識,變身理論家
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將理論結合實際,志愿者們把專業知識講授給了孩子們。在急救包扎課上,志愿者們的現場教學增長了孩子們的急救意識與能力。在傳統養生功法課上,古籍里的中醫傳承“活”了起來,太極拳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在防拐防詐騙課上,小朋友和志愿者們共訴自身經歷共筑“安全高墻”。在衛生知識課上,志愿者們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給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健康意識,培養孩子們養成好習慣。同心共繪中國夢,孩子們用稚嫩的話語和志愿者們暢想未來,在孩子們堅定的眼神里我們相信我們心中的健康夢、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傳統養生功法,古籍里的中醫傳承“活”起來。志愿者們教授小朋友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健身功法。呂鑫/攝
變出表演,變身夢想家
”教育關愛小分隊的志愿者們用精彩的話劇表演,給本應嚴肅的課堂帶來了幾許活躍。志愿者們用革命先輩們永遠的豐碑事跡深深地震撼了棠口老區的孩子們,歷史仿佛又回到了抗日戰爭的那段崢嶸歲月。紅色筑夢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堅定了大家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信念。孩子們說“小老師們”就像動漫里的“哆啦A夢”,總是能從“百寶袋”里變出他們想要的。殊不知人人都是“哆啦A夢”,大家的“百寶袋”里充滿了中國夢,裝滿了實現夢想的“法寶”。

志愿者們用精彩的話劇表演,給本應嚴肅的課堂帶來了幾許活躍,棠口的孩子們,歷史仿佛又回到了抗日戰爭的那段崢嶸歲月。呂鑫/攝
變出“法寶”,變身實干家
潔白的紗布、神圣的紅十字急救標志,怎樣使用繃帶和三角巾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十分陌生的。愛心支教隊的志愿者們再次如同“哆啦A夢”一般,愛心支教隊的志愿者們用醫者仁心感動著每一個小朋友參與到急救知識的學習中來。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當中,孩子們掌握了一項又一項基本急救技能,學會了保護自我幫助他人的同時培養了救死扶傷的情懷。小朋友們用發自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們也有一個成為醫生的夢想。志愿者們為童真所染,用“百寶箱”里的法寶道具,在孩子們童真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讓孩子們放飛了夢想,去追逐屬于自己的明天。

志愿者們變出繃帶和三角巾,手把手教小朋友們急救包扎的方法,孩子們掌握了一項又一項基本急救技能,學會了如何自救互救。 呂鑫/攝
變出比賽,變身小專家
志愿者們和調皮的孩子們斗智斗勇,但在孩子們看來志愿者們卻像是無所不能的“小專家”。在垃圾分類課上,孩子們認真學習,現場進行垃圾分類的實踐;在衛生知識課上,小朋友們跟隨志愿者的正確手法,認真學習七步洗手法,知道了正確清潔口腔的順序,大聲朗讀順口溜,孩子們誰都不讓誰,比誰更大聲、比誰讀得更順留、比誰記得更好。孩子們清甜的聲音響徹在在教室里,更回響在棠口村衛生事業建設發展的征途中。

志愿者們通過一個個技能比賽,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誰都不讓誰,比誰更大聲、比誰讀得更順留、比誰記得更好、比誰做得更棒。呂鑫/攝
短短幾天的支教時光里,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青馬筑夢實踐團教育關愛小分隊的志愿者們用自己的真心向棠口老區的孩子們傳遞夢想,筑下紅色傳承。雖然相聚總是短暫的,但是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青馬紅色筑夢實踐團的志愿者們卻收獲滿滿。夢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里悄悄生根發芽,志愿者們也有更遠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堅持走下去,讓我們一起到達夢的遠方。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待老區孩子長成后,和我們一起努力,都是追夢人。(呂鑫 林龍嬌)
(中國網海峽頻道2019年7月16日 鏈接:http://m.fj.china.com.cn/p/400414.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