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年5月10日 鏈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789901
《三明日報》 2022年5月10日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B3bqO9ioOKqZIN6ll9W74w
三明網 2022年5月10日 鏈接:http://www.smnet.com.cn/folder126/folder131/2022-05-10/176198.html
中國小康網 2022年5月10日 鏈接:https://www.chinaxiaokang.com/xianyu/yaowen/2022/0510/1316534.html
華夏小康網 2022年5月10日 鏈接:http://www.hxxkw.org/dujia/xkrw/180603.html

王鳳珍(右一)在明溪縣中醫院指導工作。
“明溪縣擁有野生和可見栽培的藥用植物1559種,醫藥企業10多家,開發具有明溪特色、產業基礎的道地中藥材產品,延伸中藥產業鏈是明溪中醫藥事業產業發展的工作重點。”4月29日,掛職擔任明溪縣副縣長的王鳳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論的話題始終圍繞著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等關鍵詞。
王鳳珍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醫考一處處長,中醫博士。2020年6月1日,王鳳珍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到三明市明溪縣掛職,任縣政府副縣長,負責明溪衛生健康、蘇區老區建設方面工作,協助負責發展改革等方面工作。
“來明溪之前,我對明溪一無所知。”王鳳珍坦言,崗位的變化有一定的挑戰。自來到明溪的第一天起,王鳳珍就快速轉變身份和角色,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學習文件、翻閱地方志、向他人請教,僅用一個月時間,深入4個縣級部門、9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了解基層實際,通過大量調研、考察,她對相關政策規劃、縣情民情等情況了然于胸。
掛職工作做什么?怎么做?
“中醫的特點是整體觀指導的辨證論治,看病是這樣,做事情也應該是這樣。”兩年來,整體考慮、辨證施治成為了王鳳珍破題創新的“指揮棒”。她注重規劃引領,錨定發展思路,撰寫7篇調研報告,配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對口支援實施方案,牽頭完成明溪縣“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等專項規劃,讓自己深深融入明溪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建設的大潮中,為明溪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高位推動,踏石留印,化政策紅利為發展實績。
“我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提到,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發展健康產業。”王鳳珍認為,明溪新醫藥產業頗具亮點,要緊盯政策,積極探索中醫藥健康全產業鏈、集群式發展模式,拓展延長明溪醫藥產業鏈條。
謀定而后動,以“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干。
王鳳珍以項目為抓手,推動明溪新醫藥產業再上新臺階。在她的指導推動下,明溪新醫藥龍頭企業南方制藥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明溪縣沃林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成功轉型升級,投資3.2億元,建設中藥材烘干車間、SC產品等生產線,發展靈芝、西洋參、鐵皮石斛代用茶等大健康系列產品,助推明溪中藥產業星火燎原,蓬勃發展。同時,幫助企業申報食藥物質生產經營試點,目前沃林公司通過了省市場監管局、省衛健委核定,列入福建省靈芝、鐵皮石斛、西洋參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試點食品生產企業。
此外,王鳳珍憑借自身專業優勢及選派單位資源優勢,主動對接,促成省藥監局與三明市合作共建三明(明溪)原料藥綠色生產基地,指導明溪縣成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心,實現省市縣三級合力推動明溪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王鳳珍多次提到“不忘初來心、不建斷頭路、不離脈絡線、不拒辦小事。”她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在掛職期間,她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協調溝通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與明溪開展密切合作,謀長遠、推項目、補短板,給明溪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實效,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
——當好橋梁紐帶,爭取債券資金1.2億元,補助資金2281萬元。促成國家與三明、明溪開展互訪活動10余次,協調2名明溪干部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跟崗鍛煉。
——深化支援幫扶,促成38名首都名中醫和福建省醫學專家到明溪開展義診服務,推動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明溪縣開展縣校合作,協調各級力量為明溪捐贈價值114萬元物資。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成立全省首個縣級中醫藥管理局,拓展智慧中醫藥服務平臺,實現中醫看病、中藥飲片代煎和配送等“一站式”服務。與省二人民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等合作,引進“督脈灸”新技術,新開設腦病專科等門診。指導明溪縣總醫院晉升為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
一個個利好政策順利落地,一筆筆真金白銀對口支持,都凝聚著王鳳珍辛勤的付出。
“我兩年的掛職工作快結束了,但我們局對口支援工作才剛開始。”王鳳珍說,福建省剛出臺了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把握好對口支援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黃金期,將為明溪新醫藥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羅鳴灶 雷玉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