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南龍潭村
盤點剛剛結束的暑期,屏南鄉村可以說是全國眾多院校學子的打卡之地。從清華、復旦、中國美院到省內的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甚至澳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一撥撥學子走進這里采風、寫生、開展各類暑期社會實踐活動。8月底,在屏南代溪鎮康里村還成功舉辦了第五屆兩岸大學生聚落文化與傳承建筑調查夏令營暨學術研討會,吸引了100多位來自兩岸11所高校的師生和專家學者參加。
短短的暑期,這些高校學子們不僅僅是匆匆過客,更深度地參與當地的鄉村振興工作,貢獻“青春力量”,譜就曲曲佳話。其實,屏南從推進文創引領鄉村振興工作伊始,便著力對接國內院校專家團隊、高校人才,柔性引才、借“智”升級,為推進文創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文創助推 厚植沃土
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屏南鄉村,何以引來全國眾多高校學子的腳步?這背后,是屏南厚植文創沃土綻放的無限魅力。
曾經的屏南,與全國眾多鄉村一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人去樓空、鄉村冷落,鄉愁無處安放。這一現狀,引起了屏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立足傳統村落資源豐富的實際,2015年以來,屏南統籌集中縣域行政、經濟、政策資源,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長的傳統村落文創產業項目指揮部,并抽調精干力量組織推進全縣文創工作,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力量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闖出了“黨委政府+藝術家+農民+古村+互聯網”的文創發展模式,一個個古村拂去蒙塵,重放異彩。

為鄉村旅游設計伴手禮
兩年前的熙嶺鄉龍潭村,還是一片人去樓空、鄉村冷落的景象,原本1400多人的村莊走得僅剩200多人。2017年5月,龍潭文創項目啟動,文創團隊入駐,修復古村、復興文化,一座座破敗老宅化為書吧、茶室、民宿,文藝范十足,村莊重現生機。八方游客慕名而來,更有來自北京、上海、廈門、香港等地的外來“新村民”租賃老宅,修復、改造、安家,他鄉成故鄉。目前,龍潭村常住人口已恢復至500多人,回流村民和外來新村民達300多人,而且村里的配套設施完善了、村小學復辦了、古民居修繕了、村莊變美了、鄉村游火了,一度凋敝的村落在文創引擎下煥發出勃勃生機。
毗鄰龍潭的四坪村,同樣換新顏。蜿蜒雨廊、悠長巷道、疊石流水、錯落老宅,觀光的游客、悠閑的新村民……徜徉其間,氣象萬千。新村民入住,老村民歸來,這里也成為屏南鄉村游的一大亮點,人氣漸旺。
徜徉屏南鄉村,文創催生的驚艷無處不在——
甘棠漈下村,一位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放下鋤頭握畫筆,縱情油畫世界,畫古街老巷、繪長溪流水,畫作賣到天南地北,自信滿滿;
屏城廈地村,一場場鄉村文化盛宴接連開演,還有競相落地的公益電影培訓班、攝影寫生基地、藝術駐創基地等,寂寥“書鄉”重煥生機……
文創引領,屏南還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打造形成休閑農業、文化旅游、旅居養生等新業態,建設藥膳小鎮、黃酒小鎮等七大特色鄉村旅游品牌,其中北墘、廈地等6個鎮村被列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漈頭、小梨洋、北墘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同時,屏南還搶抓省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試點縣機遇,打造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逐步形成“文創+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全域化旅游、古村復興、傳統產業融合”的發展格局,使一批古村成為人們向往的宜居宜業宜游勝地。當下屏南,文創已成為了最亮麗的風景線!

藝術教育走進鄉村課堂
多彩暑期 不負韶華
荷葉田田,荷香陣陣。7月28日,嶺下鄉第二屆荷花旅游招商引資文化節開幕。百畝連片荷花優雅綻放,喜迎八方游客,賞荷花、品美食、看表演、游鄉村,感受荷文化的無窮魅力。
荷塘之間,來自閩南科技學院“小太陽”暑期社會實踐隊的大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或布置場地,或參與宣傳,或維持秩序,為荷花節提供志愿服務。
在宣傳區,這些志愿者們制作了旅游文化手冊以及荷花節紀念卡,分發給往來的游客,讓他們更充分、全面地了解嶺下鄉的文化旅游資源,認識中國傳統古村落,領略嶺下的人文歷史。
“我們主要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弘揚孝廉文化、培育文明新風等主題進行文創產品創作。”實踐隊隊長、2016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徐紹恒說,作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此次他們結合嶺下村當地荷花節的特色,帶領當地小學生通過手工彩繪、圖文宣傳、制作旅游文化手冊以及荷花節紀念卡等形式,為荷花節植入更多文創元素。
“如今的鄉村早已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鄉村,不僅是綠水青山,更有著獨特的風貌,我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為鄉村建設出了小小的力,自己更是收獲良多。”徐紹恒對這次社會實踐回味無窮。
如果說嶺下鄉突顯的是生態美,那么屏南更多的鄉村則是憑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他們懷著對田園生活的憧憬,對鄉土文化的好奇,開啟了傳統村落的奇妙探索之旅。

急救知識普及進鄉村
今年暑假,雙溪鎮前洋村迎來了澳門大學珍禧書院、香港城市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的研學團隊。他們聚焦傳統村落保護和鄉村振興,調研走訪、交流學習,收獲頗多。
“老人、竹亭、古屋和溪河構成了我對前洋村在腦海中的畫面,純凈而優美,古雅而獨特。”對澳門大學珍禧書院助理蔡潔怡而言,前洋村最吸引她的是竹編藝術品,因為這些藝術品讓寧靜的村莊增添了活力,而且這也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相信能成為村莊的獨有特色。“希望前來探訪的各方旅人,在享受這片凈土的同時,珍視這里的一草一木,讓這片世外桃源永遠保留在前洋村。”蔡潔怡說。
古村悠悠、古道深深。7月11日,福州大學物信學院“紅土同心,海西春雨”社會實踐隊暨民進福州大學總支“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在壽山鄉正式啟動。短短幾天時間,志愿者們走茶鹽古道、參觀傳統老宅、考察蘭花種植基地,壽山鄉淳樸的民風、紅色旅游的魅力、悠久的人文氣息,讓他們大飽眼福、流連忘返。
7月10日至12日,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紅色青馬筑夢”實踐團一行25人在棠口鄉棠口村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支教活動。青年志愿者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精彩的課程:從日常實用的洗手法、兒童營養搭配到生活中的防拐賣常識,再到垃圾分類的了解和普及,讓孩子們在這些不同以往的課程中盡情感受文化和知識的魅力。
“說來慚愧,我是寧德人,但都沒有走過廊橋。”過完暑假就是大二學生的吳昌海是第一次參加暑期實踐,也是第一次走上木拱廊橋。“剛來到棠口,我就被這里的環境所吸引,這邊保存完好的廊橋和古建筑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棠口村民風淳樸,雖然我們只有三天時間,但和他們相處得很愉快。”
暑期轉瞬即逝,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這些莘莘學子們暫別象牙塔中的生活,帶著蓬勃朝氣離開城市、走進鄉村,揮灑著青春的汗水,也留下了青春的足跡。
智力支持 振興鄉村
走進屏南屏城鄉前汾溪村,最引人眼球的莫過于在溪畔崛起的前汾溪中國美院藝術教育綜合基地。
這方古樸而現代的藝術天地,是中國美術學院打造的藝術教育綜合基地,項目總規劃面積40畝,其中一期規劃用地6畝、總投資約600萬元,采用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建設,目前,該基地一期項目已近尾聲。基地建成后,不僅將成為中國美院師生在此開展寫真、社會藝術調研等活動的一個絕佳平臺,同時通過開展長期駐創活動,為地方提供教學、研究、文化推廣等社會服務,普及村民藝術教育,培育本土優秀人才團隊,提高前汾溪文創旅游的綜合實力,并輻射帶動周邊村落的旅游業發展。

彩繪果蔬文化墻
據介紹,2017年10月中國美院與屏南縣簽訂“校地戰略合作”以來,該院學生每年都利用下鄉社會實踐的契機,為屏南制定村落規劃、設計標志標識、活化傳統鄉土文化、設計文創產品,并提出以文化規劃為先導的發展理念,優化村落生態結構,激活傳統鄉土文化,用藝術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不僅僅是這段“校地良緣”。在前洋村,復旦大學張勇教授團隊入村駐創,修繕恢復古民居,開辟竹編、陶瓷博物館,推動竹藝復興,打造以竹文化為主題的“竹韻前洋”;在廈地村,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鄉村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歷史資源,但普遍缺乏人才智力,這也成為了制約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為鄉村提供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幫助村民們開發他們擁有的資源,利用其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做到可持續發展。”陽光學院助推屏南鄉村振興活動總指導王秉安教授說。今年暑假,該學院共組織33個不同專業的100多名師生組成18支“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實踐小分隊,入駐北墘村、富竹村、白玉村,并根據當地鄉村振興實際,策劃生成啟動了富竹村民宿項目設計、北墘村手作扎染培訓及鄉村媒介素養培訓等18個項目,在提升鄉村文化內涵、擴大鄉村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助推當地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在北墘村,早在2016年該學院“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團隊曾助力開發黃酒文化振興項目,當地特色的黃酒為此聲名遠播,銷量大幅提升。今年,學院學子們持續發力,進一步深化項目建設,開發北墘黃酒旅游伴手禮設計、北墘孝文化館設計、北墘黃酒道路文化走廊及景觀設計等項目,極大豐富了北墘村的文化內涵。
在壽山鄉白玉村,陽光學院師生團隊選取了皮劃艇賽事舉辦地遺存景點、白玉溪橋、白玉花海等十二個景點,在實踐基礎上總結提煉白玉體育文化的特色,編寫了《白玉體育文旅小鎮景點導游詞手冊》,并對村民進行導游培訓,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校地結良緣,振興傳佳話。在屏南,氛圍正濃。
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葉陳芬 通訊員 甘葉斌 文/圖
(閩東日報2019年9月18日第05版 鏈接:http://115.236.76.50/mdrb_ty/html/2019-09/18/content_4083_564960.htm?nsukey=oVl2K7i%2Fe4j%2FUDYRXau%2B1usggOQeG0P%2F5IKS7fEpOJIdDDZ2r7YJn2Z7eBYulJ1viV9fSoLmz%2Fi1SlajG9%2BmJehpViLnvP5pI8GUcVqmXJWStbn0fiPWMZ47HvYjsQzJj3DyqEU3jAh3yOsYXr8UX0IIOVODl3qFnOOVotzQpfiMGMgbhraF5a%2Bl1ZzgF%2BAqR%2FUqM3jiKv1RojWnQ02VYA%3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