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閩都文化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充分挖掘曇石山文化遺址歷史文化底蘊,增強公眾文化自信和文物保護意識,發揮以史育人的作用,近日,我校聯合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啟動“走進曇石山遺址,追尋海洋文化之光”主題講解大賽系列活動。
經過前期準備和近一個月的選拔,7名選手從百余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環節。6月1日,決賽在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開展。本次比賽由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館長董平、公共服務部副主任朱燕英,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書記賴文金現場指導,時代先鋒協會指導老師擔任評委。

7名選手秉承用考古成果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理念,借助多媒體展廳,結合館內珍貴的考古發掘現場照片和館藏文物進行志愿講解,直觀地展現了五千年來閩地海陸變遷的情況,為從全新視角理解先秦閩族文化、福建文明史提供了史料支撐。在她們引人入勝的講述下,一幅幅曇石山先民采貝海濱、逐鹿山林、搏擊風浪、生生不息的動人畫卷徐徐展開,令在場師生、游客在尋古探閩的過程中,以考古之光照見中華文明的根與魂。


經過激烈角逐,本次主題講解大賽決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董平、賴文金、朱燕英為獲獎者頒獎并舉行贈書儀式。

董平在賽后點評中指出,宣教工作是博物館一切工作中的前沿工作。本次主題講解大賽是曇石山遺址博物館規范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閩都文化傳播、利用館藏資源開展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創新之舉。閩衛院學子同臺競技,共解文物密碼,同傳文物基因,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蓬勃朝氣。
賴文金表示,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作為我校長期合作共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充分發揮了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教育功能,為我校開展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重要窗口。希望今后雙方進一步深化校館合作關系,共創文化教育發展新局面。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鑒往知來。本次主題講解大賽為盤活歷史文化資源提供了有效的傳播載體,為我校師生更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提供了堅實的史料支撐。新時代新征程,我校學子將繼續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磅礴的精神偉力。
稿件:馬克思主義學院
文字:張晨琳
審核:熊美蘭
責編:曾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