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和務實作風,弘揚“滴水穿石”和“弱鳥先飛”的閩東精神,錘煉青年學生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擔當,6月17日-18日,護理學院“夢飛天使”社會實踐隊在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開展“四個一”主題教育,追尋領袖足跡,感悟初心使命。
觀一次展
“下黨這個地方,我來了一次,一輩子都忘不了”。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開啟了下黨鄉脫貧奔小康的進程。為全面了解、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的為民情懷,6月17日,實踐隊成員前往“難忘下黨”主題館參觀學習。通過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陳列實物,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三進下黨”調研、協調解決當地建設發展難題的歷程,學習下黨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矢志不渝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深刻感悟“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的苦干創業精神,深切感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走一條路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一進下黨”,從平溪鄉上屏峰村出發,走山路來到下黨鄉,這段7.5公里長的崎嶇山路被親切地稱為“黨群連心路”。實踐隊員在重走這條“黨群連心路”時,不自覺地發出“當時走的就是這條路嗎”“有點濕滑,真的難走呀”的感慨。聽著松濤陣陣,看著溪流潺潺,實踐隊員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異常艱苦、異常難忘”的調研經歷和與人民心連心、同甘苦的偉大精神。



上一堂課
作為壽寧本地人的吳鋒老師,對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的故事耳熟能詳,在重走“黨群連心路”教學現場,吳鋒老師為同學們動情地開展“追尋領袖足跡,感悟初心使命”現場主題黨課教學。
在“一進下黨第二亭”,吳鋒老師為大家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到下黨鄉路途中,下黨鄉人民自發肩挑綠豆湯、草藥茶迎接“到過這里最大的官”的感人故事。在“一進下黨現場辦公舊址”和“鸞峰橋”上,吳鋒老師向大家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為下黨鄉的發展方向進行具體指導的詳細規劃,以及習近平給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通過現場黨課教學,實踐隊成員深刻感悟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以及新時代共產黨人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



讀一本書
參觀完下黨鄉政府舊址,李英老師組織實踐隊成員一同前往村委會辦公場所現址。一路上,鄉村的多姿多彩和幾十年來強烈的變化讓實踐團隊真切感受到國家鄉村振興取得的偉大成就。在村委會,李英老師帶領師生們領學了《習近平在寧德》中關于“三進下黨”的相關內容,書中真實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在工作時以深入調研起步,提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四下基層”等創新理念和工作精神,生動再現習近平總書記立足長遠的戰略思維,求真務實的領導作風,貼近群眾的真摯情懷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境界,激勵引導實踐隊成員腳踏實地、篤行不怠,以勇于擔當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稿件:護理學院
文字:吳鋒、李英、林飛準
審核:林來元
責編:曾琳玲